首页- 动态 > 详情

精选!【原】植被到底是如何涵养水源的?这个过程得了解!

2023-06-10 08:48:56来源:个人图书馆-羊羊的地理教室

招兼职编辑啦~


(相关资料图)

不管是在职教师,还是大学生,如果您拥有扎实的地理素养和良好的文字功底、责任心强,欢迎成为我们的签约作者哟~羊羊地理期待您的加入!

请将简历及相关作品发送至邮箱:

yangyangdili@126.com

作者 羊羊 梦梦啊|排版杳杳

你好呀,我是羊羊。先说个好消息,今天我们陆陆续续收到很多小羊羔的留言,说考到了羊羊讲过的一些内容,很开心我们共同的努力有了回报。

其实功夫是花在平时的,只要一直以来都认真学习、注重积累,这些就会成为我们在考场上的自信和底气,还有一些省份明天才考地理,预祝这些地区的小羊羔都能发挥出最好水平,高考大捷!

不知道我们今天复习的内容,明天是否会考到呢?

每回说到山区植被的环境效益时,总会提到“涵养水源”。过去我们只需记住这几个字,往试卷上写就能得分。

可现在高考,考得活、考得细、考得难,如果没有把具体过程真正理解透彻,很多试题是做不了的。

制图:梦梦啊

植被到底是如何涵养水源的? 今天,我们就来细说这个问题。

(插入视频)

“涵”是蓄积,“养”指养护。涵养水源是一个综合概念,从狭义的角度理解,主要指森林对降水的拦蓄、净化和对河川径流的调节作用。

制图:梦梦啊

在同一区域,我们对比无植被和有植被的情况。同等降水量的前提下,植被的存在能减少地表径流,也就是能让更多的雨水进入地下,以土壤水和地下水的形式蓄积起来,增加本区的淡水资源。

制图:梦梦啊

这个过程是如何发生的呢?我们自上向下,一层一层来看。

1. 林冠截留

最顶上的是林冠层,发生降水时,茂密的森林中,树冠和林下植被大约能截留10%-30%的降水量,其中高大的乔木冠层对降水的截留能力最强。

林冠对降水的拦截作用,减少了降落到地面的雨量,也就减弱了雨水对地表的冲刷,对林地土壤有保护的作用。

制图:梦梦啊

2. 枯枝落叶层吸收水分

林冠和林下植被是第一层拦截,第二层就是地面的枯枝落叶。

透过林冠层的降水,会有部分被枯枝落叶层吸收,枯枝落叶吸收的水量可达自身干重的2-4倍,这个环节可以截留8%-10%的降水量。

制图:梦梦啊

由于枯枝落叶是直接覆盖在地表的,所以它们在截留降水、延缓地表径流、抑制土壤蒸发、防止水流侵蚀土壤等方面的作用较突出。

当然,落到地面的降水,除了被枯枝落叶直接吸收外,还会有部分降水从枯枝落叶的孔隙中渗入森林土壤,这就到了第三层了。

3. 林地土壤蓄渗降水

枯枝落叶腐烂后就是土壤中的腐殖质,作为有机质,腐殖质不仅可以改良土壤肥力,也会增加土壤的孔隙度。

到达土壤层的降水可以填充土壤空隙,成为土壤水;还可以继续下渗到地下水层,补充地下水。而且通过层层拦截,也起到了过滤和净化的作用,所以森林所在区域,水质较好。

制图:梦梦啊

可以看到,森林土壤就像可以吸水的“海绵”,所以也有人把它称为“天然的绿色水库”。

土壤持水量饱和后,便会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,这些径流最终可能汇入江河湖、水库之中。

我们可以用这个公式,大致表示降水落下之后的分配情况:

降水(总体情况)=直接落到河湖(约5%)+植被截留 + 土壤吸收 + 地下蓄水+地表径流

所以,降水量一定的前提下,如果植被截留多了,土壤吸收及渗透到地下的水量也多了,那地表径流就会变少,地表径流对表土的侵蚀也会减弱。所以,我们说山区的植被,有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功能。

而且森林在洪水期通过截留降水、延缓地表径流等过程,可以减少水土流失,减少汇入河道的水量,起到降低洪峰的作用;而在河流的枯水期,森林生态系统又通过地下水给河流补给,起到提高河流枯水期水位的作用。

所以,我们说森林植被对河流水位是有调蓄作用的。

制图:梦梦啊

说到这里,“涵养水源”的内涵,即森林对降水的拦蓄、净化和对河川径流的调节作用,我们就都搞明白了。

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啦,如果有收获,欢迎点赞、转发支持一下羊羊哦,最后记得做完题再走!我是羊羊,我们下期再见,拜~

例题

蓄水能力是评价土壤水源涵养、调节水循环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。林地土壤蓄洪作用主要反映在毛管孔隙水的贮存能力上。土壤持水量饱和后会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。下表为四川盆地东部海拔350米~951米某山不同林地土壤孔隙度和持水性资料。

答案与解析

(上下滑动查看)


1. C

【解析】从材料中得知,林地土壤蓄洪作用主要反映在毛管孔隙水的贮存能力上。土壤持水量饱和后会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。四川盆地东部海拔350米~951米某山不同林地土孔隙度和持水性资料可知,楠竹林的毛管孔孔隙度百分比最小,且单位饱和水量(吨/公顷)也最小,容易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,所以最不适合该山地作为水土保持林的林地类型。故选C。

2.D

【解析】灌木林的毛管孔孔隙度百分比最大,且单位饱和持水量(吨/公顷)也最大,土壤贮存水的能力最强。材料中提到“土壤持水量饱和后会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”,这就意味着土壤持水量越大,达到饱和的时间越晚,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的时间也就最长(迟)。故本题选择D。


标签:

上一篇:6月9日基金净值:南方中证申万有色金属ETF最新净值1.0571,涨1.18% 世界时快讯
下一篇:最后一页